目前作物施硒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土壤基施、拌种、浸种、茎部施硒和叶面喷施等。芬兰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施用亚硒酸钠,以提高植物的含硒量,而以叶面喷施应用最为广泛。
国内外大多数补硒方式是施用亚硒酸钠,通过亚硒酸钠溶液浸种或喷施,使硒被农作物吸收,生产出一定含硒量的农产品。但亚硒酸钠使用存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较高环境风险等诸多问题。目前国内已研制出氨基酸、腐殖酸等螯合硒以及纳米硒等新型硒肥产品,是适合发展富硒种植业的新技术。
土壤基施
土壤基施即把无机硒盐粉通过灌溉或直接混于耕作层。这种方法以美国、芬兰和新西兰最为常用。但是在贫硒地区采取土壤施硒肥,改善土壤贫硒的状况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有:①作物吸收率低;②产品中硒水平不易调控;③对环境的负影响。因此,高效、安全和精准的土壤基施技术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浸种拌种
对种子浸种或者拌种也可以增加作物的硒含量。研究表明,拌种处理所需的硒量,比叶面喷施要多20倍左右。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浸种小麦种子能够提高小麦产量和小麦含硒量,如果浓度把握不好,即对种子产生毒害,影响种子发芽率。
茎部施肥
果树树干注射式施肥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效施肥方法,茎部注杆施硒不受土壤因素影响,果树注杆施用硒需要关注制剂的助剂以提高植物对硒的吸收转化效率,但同时注杆过程中造成的伤口会增加果树的病虫害发生风险。
叶面喷施
土壤施硒量大、投资高,拌种又不易操作,且拌种和土壤施硒均易污染环境,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受到限制。叶面施硒可以减少土壤因素对施硒效率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硒的施用量。叶面施硒需要关注植物的生育期,不同作物对硒的吸收转化规律不同,同时不同生育期施用也会影响植物对硒的吸收与转化。
水培植物
水培植物适合于工厂化生产,特别是蔬菜和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作物;但相关的技术需要进一步研发,包括硒含量的控制以及相关废液的处理等。